寬達36米、高18米,取材花崗巖的大型浮雕《鳳凰之光》在時隔多年之后,再次重現廣州檔案館二期的新館南側外,讓不少的廣州市民感到親切和振奮,也讓其創作者唐大禧和雕塑藝術再度成為收藏界和藝術界熱議的話題。唐大禧創作于1991年、面積達230平方公尺的花崗巖浮雕《鳳凰之光》,隨著東方樂園改建被一起拆毀。
“十多年來,我時時刻刻尋覓著鳳凰重生的機會,如今終于如愿以償了。”原廣州雕塑院院長,廣州雕塑院名譽院長,當代著名的雕塑家、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唐大禧感嘆此番《鳳凰之光》重立在廣州市國家檔案館外墻,是鳳凰涅槃重生達到臻美之路。
本期《名家話收藏》邀請兩位雕塑家,解讀近年來的新現象——雕塑作品從被國家檔案館收藏,到越來越多的架上雕塑進入尋常百姓家。
A
唯美和個性并不沖突
主持人:大家最近都比較關注的是,您的大型浮雕作品《鳳凰之光》亮相在廣州檔案館新館,再現了嶺南元素。這個作品最先是出現在東方樂園的,后來因為改建不復存在了,現在是什么原因讓您再次進行創作呢?
唐大禧:在東方樂園里的是我的第一幅《鳳凰之光》,現在檔案館里的已經是第二幅了。
我1991年為東方樂園演藝中心創作的《鳳凰之光》,確實早已隨著樂園改建而不復存在了。我心中是存著遺憾的,因為這是一幅不小的花崗巖作品,但被拆了。所以再次創作鳳凰這個主題,又有了新的意義,這也是一次涅槃重生,我當成是一次修復的過程。新的《鳳凰之光》比原來的尺寸更大,也寓意著鳳凰經過涅槃會達到更美的程度。
對我來講,《鳳凰之光》從1991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歷程,中間還經歷了拆除的過程。其實這么多年來我自己也在做努力,我也在游說證明這個題材確實好,我希望重建。
《鳳凰之光》拆掉的時候,也有很多市民覺得遺憾,有網友甚至評價,說這個城市缺乏對文化的敬畏。確實,提到對于文化缺乏敬畏的問題,在當代并不少見,很多名人書畫等藝術作品可能隨著變遷被拆、被毀。但我有自己的努力和追求,現在重建了,我也希望大家能夠敬畏藝術和文化。
主持人:這幅作品也是屬于比較古典和唯美的作品,但是大家往往覺得唯美的東西都很難找到個性。唯美的雕塑,該如何找到個性呢?
唐大禧:我覺得唯美和個性并不沖突,關鍵是看如何把握分寸。如果唯美過頭,當然個性就少了,但是個性太強烈,超過了美的要求,也會出現偏差,所以藝術家自身把握的度很重要。唯美是一個大的尺度,比如你說一個作品唯美,那它一定有一個反對面。
主持人:作為雕塑家,您如何堅持唯美,您的反對面又是什么?
唐大禧:其實我也從來沒有明確說過我就是搞唯美的,只能說唯美對我的影響比較多。我們那代人還是比較講究“真善美”,注重藝術的基本功能,落腳點就是要真、要善、要美,這是源頭。
唯美的藝術也在各種流派和年代中迭代,很多人的手法特別唯美,到后來發展到以美的手法為追求目的,叫做唯美,有些削弱了個性。比如古典的希臘雕塑,現在看來我們覺得是古典美,但是也有爭議,認為個性受到了削弱。
同時,我想強調的是,藝術也分門類,雕塑本身就是比較典雅的,可能對于唯美的控制比較多。但是經歷了現實主義、市民文化后,可能很多藝術家強調個性化以及自我表現,專心到極端的個性化,有意去體現自己的個性符號。所以我一直說唯美也是一種傾向而已。
主持人:所以唯美有時候是一種習慣、一種傾向,而非刻意追求?
鐘志源:從地域文化來看,嶺南文化的基調總體都是唯美,盡管有代表性的個性人物,但是文化底蘊改變不了,這種地域文化影響著我們。比如大家都覺得關山月和林風眠的風格不同,但是基調都是唯美的,大眾也喜歡這種唯美的意境。
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個人認為,有追求的藝術家都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特點,但是可能更加需要注重的是自己的藝術表現手法。我認為,表現手法最能彰顯每個人的個性特點。作為我自己來講,我追求的是一種極致,這種極致里面就包含著我自己的情感、手法、技巧。比如我創作《女性題材》的漢白玉雕塑系列,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創作手法表現出來的,我認為這才是我個人的特點。所以我認為唯美和個性并不沖突,唯美包括庸俗和高雅,甚至有些以丑為美,表現的還是美感,而個性化的可能是自己的手法。
主持人:那么您認為您和唐大禧老師,在唯美個性表現上有哪些不同呢?
鐘志源:唐老師創作的題材相對更宏大一些,視野比較廣闊,能夠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歷史事件進行表現創作,帶有悲壯式和歌頌式的藝術作品比較多,比如《歐陽!、《猛士》這些,都帶有宏大的時代特征。
我個人則偏向關注于當代的女性,希望表現她們面臨的誘惑和困惑,所以很多人在看我的作品時,也都覺得有點淡淡的憂愁在里面。
主持人:在意境的追求上對于美的理解或許不同,那么在手法上又如何區別呢?
唐大禧:我覺得要回歸到美術本身,雕塑是一種藝術視角,應該是看到喜歡的、好看的東西,想把它固定下來。我覺得還是需要回頭來尋找這個美術的根本,還是要看到我們文化的發展是怎樣來的。
B
城市雕塑需要統一規劃
主持人:其實以往我們經?吹降睦弦淮牡袼茏髌房赡芫褪枪姰a品,比如紀念碑式的雕塑,紀念英雄人物和歷史事件。但現在表現生活化場景的小雕塑逐漸多了起來,走進了千家萬戶,表現手法似乎也沒有那么拘謹,更加個性化一些,這是不是也是一種趨勢?
唐大禧:藝術分為紀念性的,也分為生活性的,它們的側重有所不同,這兩個方面社會都需要。城市雕塑應該是紀念性的,而表現生活化的我們可以稱為架上雕塑。在西方可能大型作品訂貨比較少,藝術家自由創作、擺放在室內進行欣賞的室內雕塑比較多,風格也比較自由奔放。
室內的小型雕塑前蘇聯翻譯過來的叫做架上雕塑,其實意思就是用個架子擺放起來可以在室內欣賞的,其功能和城市雕塑不同。
主持人:現在有一種現象,就是把架上雕塑這樣的小物件放大,放到公共場所進行擺放,比如有些人放在自己別墅的庭院中甚至一些公共廣場,但是本身架上雕塑更偏向個性化和生活化,如果放大后擺在公共場所,您認為是否合適?
唐大禧:我覺得也不是說完全不可以。但是其實室內雕塑和室外雕塑、大件雕塑和小件雕塑,在規劃上的要求是不同的。不過也沒有區分得很死,一定說要達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放在戶外。
一般來講,室外雕塑的要求要概括一些,不那么瑣碎、細膩,需要講求大體。這是基于在室外,尤其是很大的雕塑,觀賞者往往在觀賞雕塑的時候都隔著一段比較遠的距離,根本看不到細膩的表現。但是室外雕塑又有自己的要求,需要適應光的侵蝕,光的侵蝕是非常厲害的,往往一件很立體的東西,通過距離的傳播,看到的人就覺得平了。所以距離能夠吞噬體積,越遠越平。所以通常小件的架上雕塑可能沒有考慮過這種問題,直接放大之后可能不太合適,這就要求我們在手法上再進行處理。
鐘志源:確實現在有一種現象就是把簡單的小物件雕塑放大再擺放到室外,這也是一種手法。但對于雕塑來講,就像唐老師提到的,將小東西放大,感覺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作為室外雕塑,是有藝術規律和講究的,比如要求它的剪影、與周邊環境相配合,甚至城市的方方面面相配合,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室外雕塑。
在現實中,有很多做雕塑的人沒有這么做,而只是把自己的意念和思想放在物品上,放大到相當程度的大小,完成自己的想法與創作。
主持人:以往有些雕塑作品是沖著一個主題、一個事件甚至沖著一個人物去創造的,定制的比較多,但是現在也有一種聲音說,不需要定制,找藝術家買成名作放大就行,你們怎么看?
唐大禧:我覺得政府缺乏這方面的引導和管理。前蘇聯有整個國家的紀念碑計劃,那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有專門的雕塑家進行研究。但是在中國,沒有這樣的傳統。
就我們國家來講,傳統的藝術門類里是沒有雕塑的。劉開渠是教父式的人物,從法國的美術學;貋砗蟀训袼軒Щ貋韲鴥。當時還有個笑話,大家就覺得雕塑不就是捏泥人做菩薩嘛。也是近百年來,在書本上才有了雕塑、油畫、水彩這些概念和名詞。劉開渠在中央美院開設雕塑系,從那以后才培養出一批雕塑人才,逐漸一大批浮雕作品才涌現出來。到改革開放后,逐漸有了城市雕塑的概念,但總體而言做城市雕塑的還是不太贊成將現有的室內雕塑放大。我的師傅尹積昌等老一輩的雕塑家做了許多這方面的研究,也有自己的藝術追求。
我個人認為,當前我們的城市雕塑缺乏一些政府的規劃,政府部門也不夠重視,自由發展的路線比較多,基本上還是依靠雕塑家推廣為主。城市雕塑經歷這么些年的蓬勃發展,確實出現了一大批作品,但是有些也不免混亂和粗制濫造,做得不好的就成為了城市垃圾,影響了城市總體的形象。
廣州不能說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是后來有了雕塑公園,將一大批雕塑集中進行展放,我覺得這個辦法也蠻好的。
鐘志源:擺放在戶外的城市雕塑有自己的規劃和章法,它應該被作為城市規劃的一部分,有具體的分布排列。事實上,我們也有這樣的部門,比如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隸屬于國家建設部,也會有政府集合專家學者給予城市雕塑一些指導意見。
我認為,真正的雕塑藝術家會懂得什么樣的架上作品可以放大,擺在什么樣的位置比較合適。
主持人:我們也留意到有個人名義的雕塑園,有人認為豐富了藝術作品展現環境,也有人認為土地資源本身就稀缺,所以有浪費的嫌疑,到底這種形式好不好?
唐大禧:很難說,我也有以個人名義冠名的個人雕塑園,是在邀請之下冠名的。我覺得這種展現藝術的方式本身未嘗不可,西方也有,所以藝術層面上很難評定,但是這種通過開設雕塑園保留藝術家作品的方向總體是對的。國家對于雕塑、雕塑藝術家缺乏很有計劃的評定,我個人留意到在廣州以外的地方以個人冠名的雕塑園也不多。從目前周圍居民的反饋來說,總體上還是不錯,至少可以作為環境美化、陶冶情操的一個方式,有還是好過沒有。
鐘志源:我覺得雕塑園的形式起到了豐富人民文化生活的作用,增加了居民的文化愛好。對于有品位、有文化和欣賞能力的人來講,個人雕塑園也是一個好去處。國外也有很多私人美術館和畫廊。我覺得這一點不應該限制,而是需要百花齊放,是一個好的開端。
C
雕塑走進百姓家已漸成趨勢
主持人:雕塑在中國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也逐漸被人熟知,現在不少雕塑開始進入普通家庭,近年來架上雕塑被藝術愛好者購買和收藏的越來越多了,這是不是也是一種趨勢?
唐大禧:以往的城市雕塑也有一哄而起的現象,確實曾經養活了一批社會雕塑家,很多人成立了雕塑工作室,廣州也比較多。但是近年來,一些大型城市雕塑要進行招標和投標,有些大型單位開始包攬工程,讓一些雕塑工作室陷入了困境。其實我覺得這種招標方式本身也值得商榷,有時候藝術品不單是用價格來進行衡量的。所以在這種背景下,不少做雕塑的人會進行探索,轉做一些家庭喜愛的架上雕塑。
鐘志源:確實民間收藏這些年來一直都在興起,社會上也有這種需求,所以一些小型雕塑開始逐漸進入到普通家庭中。
主持人:那么什么樣的架上雕塑作品這幾年比較受歡迎?主要的銷售渠道有哪些?
鐘志源:總體來看,還是有質量、有藝術價值的作品最終才能在市場上站得住腳。藝術品都需要歷史大浪淘沙,像唐老師有很多戶外雕塑支撐藝術品質,短時間內交易冷淡些也是正,F象,但這類藝術家的作品將來肯定會得到社會更多的認可。
目前國內主要的銷售渠道可能和國外不太一樣,國內缺乏專門銷售雕塑的代理,多數雕塑還是出現在畫廊、拍賣會上,也會有一些藝術愛好者主動找到藝術家求作品。
主持人:現在的架上雕塑作品市場行情是不是相較前幾年差了一些?
鐘志源:市場最火熱的時候是在2011年到2012年之間,現在市場比那個時候要降溫了很多,不僅是價格降了,交易活躍度也在走弱,這也與整個藝術品和收藏市場的冷熱有關系。但是我認為這也是一個好現象,因為有時候狂熱的都是虛火,把熱度降下來,無論對于收藏愛好者還是藝術創作者來講,都能進行冷思考。
就我個人來講,經歷了市場高峰也經過了價格調整階段,我覺得挺好的,現在我更能夠沉下心來進行創作。市場需要我的作品我歡迎,短時期內交易冷淡點,我也可以專心發展我的愛好。
唐大禧:雕塑家這幾年遇到了一些困難,也在逐步轉型,創作上也有調節,我覺得逐漸走出市場化的道路也是一種好現象,值得繼續探索。我的作品也有拍賣過,但是買我作品的還是藝術館和機構比較多。
D
定制材料
成防偽新手段
主持人:現在對于雕塑的收藏和定價,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唐大禧:大部分的雕塑藝術從業者還是根據自己的藝術作品進行定價?傮w來講,我認為有幾個因素在左右市場價格,比如受市場歡迎程度和收藏愛好者喜愛程度、雕塑尺寸大小、材質,還要考慮成本,F在我們像國外畫廊那樣成熟定價的做法比較少,有一些是拍賣行給建議和藝術家商量,更多的是私人交易。
主持人:雕塑10件以內都算原作,那如何進行防偽甄別?
鐘志源:現在通常的做法是作品上要簽名,比如總共6件作品,就寫上六分之一、六分之二等,還有就是作者和作品進行拍照,有收藏證書,來保證真品,F在雖然有了3D打印技術,無論是石雕還是木雕都可以進行復制,但是沒辦法做到一模一樣的。
不過現在已經有部分雕塑家進行探索,采用定制材料,比如顏色上要自己處理,別人就很難仿冒。所以上色雕塑最近幾年也比較多,通過熱處理的原料也可以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